午夜国产免费观看_嫩草影院ncyy网站进入_日韩经典 欧美高清 一区二区UU _久久av无码αv高潮αv喷吹_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不銹鋼行情

您的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不銹鋼行情 > 不銹鋼焊管化學分析與力學性能試驗及焊接接頭的金相組織檢驗

不銹鋼焊管化學分析與力學性能試驗及焊接接頭的金相組織檢驗

來源:至德鋼業 日期:2021-04-18 21:35:58 人氣:864

  焊縫的化學分析試驗是檢查不銹鋼焊管焊縫金屬的化學成分。其試驗方法通常用直徑為6毫米的鉆頭,從不銹鋼焊接管焊縫中鉆取試樣。樣品的鉆取數量視所分析元素多少而定,常規分析需試樣50~60克。碳鋼焊縫分析的元素有碳、錳、硅、硫和磷等;合金鋼或不銹鋼焊縫,有時需分析鉻、镅、釩、鈦、鎳、鋁、銅等;必要時還要分析焊縫中的氫、氧或氮的含量。不銹鋼焊管的焊接接頭的金相組織檢驗是通過焊接接頭的金相組織檢驗,可以知道不銹鋼焊管焊縫金屬中各種夾雜物的數量和分布,晶粒的大小,以及熱影響區的組織狀況。這對改進焊接工藝、制訂熱處理規范、選擇焊條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資料。不銹鋼焊管廠檢驗方法是在焊接試板上、截取試樣,經過打磨、拋光、浸蝕等步驟,然后在金相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必要時可把典型的金相組織攝制成金相照片,供分析之用。

   

一、焊接接頭的拉伸試驗

   

 焊接和壓焊對接接頭橫向拉伸試驗可按GB/T 2651-1989《焊接接頭拉伸試驗方法》進行,以測定接頭的抗拉強度 和抗剪負荷 。拉伸試樣分有板狀、整管和圓形試樣三種,如圖所示。外徑等于38mm的不銹鋼焊管,應截取整個管接頭作為拉伸試樣,如圖所示。為了使試驗順利進行,可制作塞頭,以利夾持。

    

二、焊接接頭的彎曲及壓扁試驗

    

 熔焊和壓焊對接接頭的彎曲和壓扁試驗可按GB/T 2653-1989《焊接接頭彎曲及壓扁試驗方法》進行,以檢驗接頭拉伸面上的塑性(冷彎角)及現實缺陷。


  1. 焊接接頭彎曲試驗分類

    

 熔焊和壓焊對接接頭的彎曲試驗分有橫彎、縱彎和橫向側彎三種。

  

  a. 橫彎試驗: 焊縫軸線與試樣縱軸垂直時的彎曲試驗。

   

  b. 縱彎試驗: 焊接軸線與試樣縱軸平行時的彎曲試驗。


  c. 橫向側彎試驗: 試樣受拉面為焊縫縱剖面時的彎曲試驗。


  不銹鋼焊管的橫彎和縱彎還分有正彎和背彎。所謂正彎是試樣焊管受拉面為焊縫正面的彎曲。對于雙面不對稱焊縫,正彎試樣的受拉面為焊縫最大寬度面;雙面對焊焊縫,則先焊面為正面。所謂背彎則是試樣受拉面為焊縫背面的彎曲。


  2. 彎曲試驗方法

    

   不銹鋼焊管彎曲試驗方法分有圓形壓頭彎曲(三點彎曲)試驗法和輥同彎曲(纏繞式導向彎曲)試驗方法兩種。試驗時,試樣彎到規定角度后,沿試樣拉伸部位出現的裂紋及焊接缺陷尺寸應按相應標準或產品技術條件進行評定。

    

三、不銹鋼焊接管的焊接接頭及堆焊金屬的硬度試驗

    

  熔焊和壓焊接頭及堆焊金屬的硬度試驗可按GB/T 2654—1989《焊接接頭及堆焊金屬硬度試驗方法》進行,用于測定布氏(HB)硬度、洛氏(HR)硬度和維氏( HV)硬度。

    

  焊接接頭硬度測定位置應選擇在焊接接頭橫截面上;對含金屬的焊接接頭硬度測試,其測定位置應在相應標準或技術條件規定的平面上。為了準確地選擇測定位置,可用腐蝕劑輕蝕其接頭,使接頭各區域顯示清晰,再測定硬度。

    

  所有類型接頭的硬度測定,可在金相試樣上進行,也可單獨制備硬度試樣,試樣受試表面應與支承面相互平行。不銹鋼焊接管的受試面應用金相預磨機和拋光機加工成光滑平面。厚度小于3mm的焊接接頭,允許在表面測定厚度。

    

四、焊接接頭的沖擊試驗

    

  不銹鋼焊接管的焊接接頭的常溫沖擊試驗可按GB/T 2650-1989《焊接接頭沖擊試驗方法》進行,以測定接頭焊縫、熔合線和熱影響區的沖擊吸收功。試驗結果用沖擊吸收功表示,單位為J,也可以用沖擊韌度表示,單位為J/cm2。焊接接頭沖擊試樣:有標準V形缺口、輔助U形缺口和輔助小尺寸試樣三種,一般情況下,應采用標準V形缺口試樣,但在某些產品技術條件規定下或無法切取標準試樣情況下,允許采用帶U形缺口的輔助試樣或輔助小尺寸試樣。對接接頭沖擊試樣的截取和缺口方位。不銹鋼焊管試樣在焊接試板中的方位和缺口位置如圖所示,所開缺口的軸線應垂直于焊縫表面。試樣的焊縫、熔合線和熱影響區的缺口位置在開缺口前,應用腐蝕劑腐蝕試樣,在清楚顯示接頭各區域后按要求畫線。


本文標簽:不銹鋼焊管  不銹鋼焊接管 

發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臺灣 香港 澳門